纪念建党104周年来临之际,秉持传承红色基因,铸牢育人使命,推动“党建+专业成长”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校馆合作新空间。6月28日,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全体教师赴平凉市博物馆开展研学考察。


平凉市博物馆对学院交流考察给予了高度重视,副馆长杨拴平代表馆方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主持专题座谈会。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尹志宏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和学院基本情况,主持工作副院长赵世明阐明了此行深化交流、拓展合作的四大核心目标:共育文博人才、强化科研协同、促进学生就业实习、助力博物馆人员学历提升,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现状与优势特色。副院长李贺文聚焦专业与学科建设,提出在学生实习、见习、研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文博系导师余粮才教授深情回顾了自己与平凉的历史渊源,重点介绍了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果,表达了与平凉市博物馆在学生实习实践及更深层次合作上的强烈意愿。

教师代表苏海洋教授在发言中盛赞博物馆展陈的震撼力与学术价值,并围绕跨区域文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潜力的科研合作方向,包括仰韶与马家窑文化关联、常山与齐家文化关系、张骞经平凉丝路考证、魏晋石窟艺术、西王母崇拜与萧关定位、红陶鸱吻源流及马灵官崇拜研究等。
杨拴平副馆长介绍了平凉市博物馆的团队构成与整体情况,并积极回应校方合作倡议,提出六点务实建议:互访交流、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共办学术研讨会、设立实习基地、支持馆员学历深造、合作开展社会教育项目。他特别强调将在文物征集研究与信息准确性提升方面加强与高校的互动合作。
尹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对平凉市博物馆的精心安排与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此次考察为双方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机制,并热情邀请平凉市博物馆同仁到访天水师范大学,共同推动合作协议落地生根,携手为地区文化繁荣与文博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研学考察活动聚焦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标志着天水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平凉市博物馆在文博领域的校馆合作迈入深化实践、共谋发展的新阶段,为促进陇东南地区历史文化研究与教育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撰稿:曹磊校对:赵世明 审核:尹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