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王银泉教授来我校作题为《明末清初翻译高峰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学术报告

信息来源: 阅读量:发表时间:2018年05月18日 08:56

  

2018年517日上午10时,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暨首席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银泉教授给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明末清初传教士汉学家翻译活动与中西文化交流”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赵世民副教授主持,我院学生及部分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银泉教授讲座现场

     

王教授依据其多年的潜心研究以及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两个核心概念入手,徐徐展开一幅由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历时200多年共同绘制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生动画卷,解读了重要核心概念,全面介绍了明末清初传教士汉学家主导的翻译活动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王教授在其研究中首创以翻译活动为主线,以人物活动为中心,以标志性事件而非朝代更迭为界线,对明末清初入华耶稣会士的科学翻译活动进行了创新的五个阶段历史分期,提出了1687年为耶稣会士翻译活动活动分水岭这一命题,强调了法国耶稣会士在此之后确立的优势地位及其对汉学研究在欧洲诞生的推动作用,论述了耶稣会士奉行的适应性传教路线对“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翻译活动对中西文化科技交流活动的促进作用及其现代启示意义。

     

王银泉教授讲座现场

     

著名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王银泉的此次讲座正是涉及由明末清初传教士汉学家所带来的“从西方来的水”。通过核心概念讲述、主要翻译成果、关键人物介绍以及翻译策略总结等多个方面,王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对这些传教士汉学家在翻译与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做了如数家珍的讲述,尤为重要的是他告诉了大家如何做到知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结合这段横跨两个多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高峰的多个关键点,启示大家如何在当下去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以及拓展学术空间。

在讲述到利玛窦和金尼阁开创以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历史时候,王银泉教授还结合其另外一个研究主题,向全体师生讲述了汉语拼音的来龙去脉,尤其是结合威妥玛拼音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至今不可忽视的影响,结合回译策略和一个个生动的回译实例分析,强调了在中外人文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翻译实践必须始终牢记回译策略的重要性和必不可少的运用,以确保英--英和汉--汉回译获得成功,从而保证译文的质量,避免闹出学术笑柄。王银泉风趣幽默地以“逸夫楼”翻译为例,诙谐地指出将如果其翻译为Yifu Building就是“没文化”,回译为Sir Run Run ShawBuilding就是“有文化”,在场的全体师生顿时发出了会心的欢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享受了一场“有文化”的精彩学术盛宴。

     

王银泉教授讲座现场

     

在讲座结束前,应在场师生的要求,王银泉还结合其最近两年来完成的南京大屠杀系列翻译成果,介绍了人类历史上这段黑暗的历史以及当年留守南京的22位西方人士冒着生命危险救援难民及搜集日军暴行证据的情况,指出以国际化语言讲述这段历史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更是从第三方视角,有力地驳斥日本右翼势力长期以来对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抵赖和否认。应师生的要求,他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大家分享了最近获得美国艾美奖的中美合拍剧情片《南京之殇》的推送和视频,同时现场展示了其完成的南京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语音导览中英日韩四种文字的在线访问路径,播放了部分语音片段,在场的全体师生甚为感动,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历史文化学院供稿】

     

上一条: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在第六届全国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大赛中获奖 下一条:历史文化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养正堂藏报馆

关闭